下腰痛的預防(一)
概要:“上醫治未病”,在醫學中,預防的重要性更勝于治療。對于下腰痛而言,良好的習慣加上合理的鍛煉能夠使疼痛的發生率大大減少。
“上醫治未病”,在醫學中,預防的重要性更勝于治療。對于下腰痛而言,良好的習慣加上合理的鍛煉能夠使疼痛的發生率大大減少。
有研究發現,腰部的負荷和個體姿勢密切相關。假如一個人直立時腰部負荷是100,那么當他彎腰時負荷為150,而仰臥時這個數值僅為25,側臥時為75,坐直時為140,而坐著前傾時達到了185,也就是對腰而言,“坐”比“站”更累。可以看出,不同的日常姿勢影響著腰部的負荷,而長時間過大的腰部負擔勢必會加速腰椎的退變和肌肉的勞損,導致下腰痛的發生。因此,在平時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對預防下腰痛的發生十分重要。
站姿:應避免長時間維持某個固定姿勢。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時,可兩腳重心交互轉移,或輪流將一腳踏在稍高的物體上,讓腰背部的肌肉群得到輪替休息。
坐姿:好的坐姿應該是上身挺直,收腹,盡量減少軀體的前傾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時,可盡量將腰背部緊貼并倚靠于椅背使腰部得到支撐。椅子過高時,可在腳下放一矮凳并踏在上面,使得一側或雙側膝部高于髖部。應避免長時間坐太矮的椅子和又軟又低的沙發。
睡姿:平臥時腰部的負荷是最低的,可充分伸展身體使肌肉放松,側臥睡眠可以略屈軀體,并使一條腿屈膝。床鋪最好選擇木板床加厚墊,過軟的床容易使腰椎生理曲度改變,使腰部肌肉不能得到有效休息。
行走:患有腰痛的女性不宜穿高跟鞋行走,鞋跟高3cm左右較合適,過高的鞋跟會明顯增加腰部肌肉的負擔。在長時間行走和運動時,建議穿比較松軟有彈性的鞋,以減少地面反作用力對腰部的沖擊。
提重物:提起和搬運物品時要量力而行,避免突然用力,尤其是老年人。從地上撿東西時,無論物品輕重,都建議蹲下后拾起,避免直接彎腰。物品較重時,應下蹲后使物品盡量靠近自己的身體,用腿部肌肉的力量站立將物品提起;取放位置過高的物品時,要站在合適的凳上,不要過度伸腰踮腳去拿。